虚假贷款审批:一些不良助贷公司宣称能够快速批准贷款,但实际上,他们通过设置不合理的条件和流程,永远不会真正批准贷款。借款人可能会被要求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或“风险保证金”,结果资金仍然没有到账。
隐藏高额手续费:某些助贷公司为了吸引客户,会在广告中宣传“零利率贷款”或“低利率贷款”,但在合同中却附带了高额的手续费或其他隐藏费用。借款人往往无法预料到这些额外费用,最终承担的实际成本远超预期。
虚构贷款额度:一些不法助贷公司会在宣传中夸大贷款额度,宣称能够提供大额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以各种借口缩减额度,甚至无法满足借款人基本的需求。
利率远超市场水平:一些助贷公司声称自己提供低利率贷款,但实际的贷款利率往往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甚至有些公司会以“隐性利息”的形式,偷偷收取额外费用,使借款人最终付出的利息远超想象。
虚假担保人要求:某些助贷公司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人”才能获得贷款,但这些担保人往往并不存在。借款人一旦提供担保人信息后,助贷公司便以“担保人审核未通过”为由拒绝放款,甚至可能泄露借款人及担保人的个人信息,造成进一步的风险。
贷款转账陷阱:有的助贷公司通过要求借款人将部分款项转账到指定账户来操作贷款放款,实际这些转账并不会转换为真正的贷款,而是被骗子直接吞噬。
“催收”威胁:借款人一旦进入还款期,某些助贷公司会通过非法手段施压催收。例如,他们会以“催款”“违约”等为借口,威胁借款人家人或朋友,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借款人的信息,造成严重的个人信用伤害。
欺诈性贷款合同:一些助贷公司通过不透明的合同条款或不合规的合同内容,欺骗借款人签署贷款合同。借款人签署合同后发现,许多条款对他们非常不利,导致贷款利率过高,甚至贷款金额被直接减少。
伪造贷款担保:某些助贷公司声称会提供贷款担保或保险,以此增加借款人的信任感。但实际上,他们所提供的担保并不具备实际效力,借款人在遇到问题时无法通过担保获得任何保障。
快速放款陷阱:有些助贷公司通过宣传“快速放款”吸引借款人,结果却在借款人交了“押金”后拖延放款时间,甚至完全不放款。这种做法让借款人不仅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还会因支付的“押金”而蒙受经济损失。
这些骗术虽然看似隐蔽,但只要借款人保持警觉,详细审查贷款公司的资质、合同条款,并避免轻易相信过于诱人的广告,就能够有效避免掉入这些陷阱。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骗术,大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务安全,不让骗子得逞。